高新区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新区要闻

从偏僻村落到新城崛起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1/07 16:03:52  浏览次数:


就像《大学》里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信阳工业城,每天都在改变,一切都在变化。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片荒野变成一个美丽的产业集聚区,一张蓝图演绎为一幅生动的现实图景。呈几何裂变式发展的信阳工业城,见证着信阳崛起的步伐,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生机勃发、激情涌动的信阳工业城成了魅力信阳最美的风景。

信阳工业城属于丘陵地区,2004年成立之前,处处沟壑交错、秃土贫地,属于传统农区,辖区除一条312国道外,没有一条像样的平坦道路。面对如此薄弱的基础设施条件,信阳工业城党委一班人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建设的突破口。从20065月中环路正式开工到20084月东环路竣工,短短两年的时间,信阳工业城人共建成城市道路21条,道路通车里程数上升到100公里,在2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管线等配套设施和土地平整基本到位,具备了承接大项目、大产业的条件,信阳本地一批重点企业纷至沓来。

工业城仅是容纳项目的产业集聚区吗?”“规划上是不是应当注重与主城区、周边管理区等城市发展板块相融合,彰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特色?”“新型工业化如何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切实改变辖区群众的生活条件?”……信阳的决策者们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战略高度,超前的理念、开放的思维,来审视定位信阳工业城的未来。经过多次研究和实地调研以及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一次次的观念碰撞、思想交锋之后,工业城轮廓渐渐清晰。

2010年,随着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拉开大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被迅速确立,信阳工业城着力打造高新产业精品荟萃区、宜商宜居的首善之区,突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两年来,在对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的敏锐把握和对城市空间的成功扩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一批决定着城市长远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先后上马。

据初步统计,十七大至今,工业城累计安排重点城市建设投资1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占85%

回溯五年间,信阳工业城率先在全市产业集聚区中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原城市近郊产业集聚、城乡一体的新路子。步伐紧促地推进旧村改造和集中安置,相继建成了和谐、珍珠等明星社区,祠堂、牌坊、袁寨等三个社区正在建设中,放眼望去,昔日的旧村已渐渐变身为了鳞次栉比的新城区,学校、幼儿园、星级酒店、银行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据统计,五年间,工业城累计竣工安置房6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万人,全区70%的群众住进了现代化社区。各社区都建设了自己的集体经济产业园,吸引10余家中小企业入驻生产,年租金、税收近千万,带动了群众致富。不仅为群众社保、医保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实现了辖区群众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回溯五年间,信阳工业城以适度超前的意识完善了各项公用设施。通畅的路网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打通了交通瓶颈,完成了核心区高压线走廊建设共计20公里,供热能力比五年前年增长近一倍。中环路跨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开工建设,使得电子产业园物流更为顺畅便捷。今年适时启动京港澳高速以东路网建设,计划未来在京港澳高速以东建设较现有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电子产业园二区。2012928日,京广高铁正式通车,设在工业城境内的信阳东站投入运营,信阳工业城带领信阳进入工业发展高铁时代

回溯五年间,信阳工业城将精品工程战略向服务企业方面延伸。累计建成电子产业园、电子产业孵化园和为企业代建标准化厂房180万平方米。随着入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信阳工业城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服务功能、生活性服务设施三到位,适时由建设服务向生产服务转变,由项目配套向生活配套转变,由发展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投资2.5亿元,建设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医疗、幼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企业服务广场,着力建设我市服务入驻企业的样板工程。

回溯五年间,信阳工业城将各项基础设施齐汇集在主画卷上,还增添了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笔墨色彩。总投资数千万元植树造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45%,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背景缓冲带。浉河三期治理工程信阳工业城段在全市率先结束,为浉河两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高铁以北信阳小西溪海营湿地规划也拉开了帷幕。工业城人期待,当科技遇到湿地,将会发生什么?

展望下一个五年,信阳工业城将按照核心区提功能,北部海营湿地出精品,东部电子产业园二区拓发展的城市理念,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拓展,逐步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向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服务高水平的新九通一平方向迈进。(《信阳日报》20121103

上一篇:从招商引资到择商选资

下一篇:卢展工到信阳工业城调研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